2)第八百八十三章 要人命的箱子!_古董商的寻宝之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之宝”的意思,至于银钱,基本上是赏赐礼钱、样钱、供养钱一类的性质,一般并不做流通。

  但如果为了某种目的,元朝政府铸造一批银钱也是很简单的事情。

  五十两一锭的银锭有12个,还有2个10两的金锭,全部都是元朝常见的“束腰锭”。

  海水里泡着银表面的氧化层厚度比那枚百户铜印还要厚得多,都不大看得清楚银锭上头刻着什么字。

  对此,陈江华让张楠放心:“等到了美国,我帮你弄点清洗液,很方面就能还原,上头的字会看清楚,还能稍微留下点原始氧化层。”

  搞这个,博物馆出来的人是行家,还各有秘方,用上点常见的化学药剂就能搞定。

  不过就算氧化层厚,通过外型和重量就能判定,这12枚银锭是官银,极有可能还是税印。

  元朝开始使用了银本位,各地上交中央的税收基本上都是用这类银锭递交,在华夏国内发现的也不少。

  至于两锭金锭,上头就敲了个“王”字,按照张楠的判断可能就是个作坊的标记,连制作者的名字都没,不大会是官府的东西。

  两箱子的银钱都已经散开,知道傍晚,潜水员们才把银钱全部清理上来。

  清一色的“至正通宝”小平钱规格,直径25毫米,每一枚重量都在四克左右。

  背有个八思巴文,这字张楠认识,是“卯”。

  都不用清点数目,一过磅,一共80公斤不到点。

  “一箱实打实的十贯,一共20贯,每箱十贯。”

  张楠已经懒得去想这样的一枚至正银钱价值多少,反正不会少就是了:发现这么多,拿出一两贯来送人都可以。

  至正通宝,元顺帝至正年间的铸币,汉字钱文一般都是楷书直读,文字特别漂亮,在元代铸币里都能算美泉之一。

  不少的“至正通宝”背穿上分别有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五种八思巴文地支纪年,这批银钱也一样,靠这些纪年,打个电话给农馆长,估计花不了多久就能给出几个确切的铸造年份。

  不过!

  张楠还没来得及给农博升打电话,兰迪保存着的卫星电话响了。

  不是日常通讯的那个,而是另一个:这是张楠、关兴权和项伟荣才有权力拨打和接听的电话,它一响,就意味着就非常重要的事。

  打电话的是妮可,很“奇怪”,她说:“亲爱的,辰辰有点咳嗽,你那要是忙得差不多了,早点回来。”

  “好,我尽快回来。”

  一挂电话,对着跟在边上的关兴权道:“打捞暂停,立刻去岛上机场,通知机组随时做好起飞准备。

  通知公司,立刻搞定航线,我们马上回家!”

  关兴权知道这个电话一响必有大事,马上拿出另一个电话开始联络。

  张楠找到陈江华,告诉他打捞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